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平台

首页> 项目申报> 资讯详情

信心很足 苏州工业园区2035年要比肩硅谷

来源 : 创新园区 2018-08-13 14:48    阅读量:0   

1994年,苏州工业园区用改革创新、敢为人先的勇气,在洼田水塘边开启了一座非凡新城的腾飞之路。2018年,在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期,登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园区主动确立了新目标。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园区这块改革开放"试验田"的发展轮廓愈加清晰:力争到2020年,初步形成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架构,主要指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到2025年,基本建成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综合质量效益指标进入世界先进水平前列;到2035年,成为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领军代表,发展水平媲美美国硅谷等世界顶尖园区。

改革的征程,只有连续不断的起点。为加快把园区建设成争当改革开放、国际合作的先行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示范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样板区,在全面深化改革中,园区再次出发。

信心很足 苏州工业园区2035年要比肩硅谷0

信心很足 苏州工业园区2035年要比肩硅谷

深化改革优化高质量发展制度环境

有事帮忙,无事不扰。简单八个字,概括了飞依诺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创建者田园对园区营商环境的感受。对田园来说,飞依诺首个超声产品研发成功却无法进入临床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产品胜利在望,跑了一圈市场,却发现迟迟难以跟医院建立渠道。就在田园一筹莫展之际,园区搞了一次"对接会",把苏州几家三甲医院请到园区,与辖区医药、医疗器械企业面对面交流,共同商讨临床相关事宜。飞依诺的难题就此解决。

类似的事情,在园区多得数不清。这背后,是园区多年如一日深化改革、不断破除种种不利于发展的制约的决心和担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转型创新的重要窗口期,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进一步显现。以全省广泛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契机,园区坚定"改革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坚持问题导向,找准改革"靶点"大胆尝试,持续为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加优化的制度和环境。

随着开放创新综合试验、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扎实推进,这两年,园区的11项改革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部门强化职能、功能区聚焦功能、基层压实管理"运行新机制基本建立,职责功能进一步厘清。园区管委会层面114项需划转事务中,已有66项完成;累计取消42项审批事项,全面取消非许可类审批事项,一般工业项目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办理时限已由原先的30个法定工作日减至2个工作日,审批效率得到大幅提升。靠着种种努力,园区"互联网+政务服务"项目获得2018中国政府信息化管理创新奖。

"经过24年开发建设,园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巨大跨越,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中外经济技术互利合作的成功典范,具备了向更高目标跃升、向更高阶段迈进的条件和基础。对园区而言,重点要在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谋划园区的功能定位。"市委常委、园区党工委书记吴庆文说。

瞄准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区建设,园区站在更高起点谋划推进改革,充分发挥改革对高质量发展的牵引导向作用——主动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高水平编制深化开放创新综合试验2.0版总体方案;深化中新双方在科技创新、金融创新、社会治理创新等领域的合作,在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提升综保区发展水平等领域积极先行先试。对内,"放管服"改革得以纵深推进,在全市率先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以"互联网+政务服务"共享平台为依托,推进不见面审批改革;通过完善税收审慎监管机制,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对外,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发挥中新合作优势,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等,稳步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

扩大开放加快升级高质量产业体系

松下集团、康宝莱等总部项目进驻,苹果研发苏州分公司、日月新芯片封测研发中心、博世中国区共享服务中心等功能性机构落户,硕腾生物、强生爱惜康、德尔福科技等项目开工建设……今年以来,在扩大开放、引用外资方面,园区频频传出好消息。一个世界一流高科技产业园,不能没有高质量的产业体系。园区,正以开放的主动赢得发展的主动、国际竞争的主动,实现在全球范围中配置资源。

电子信息、机械制造两大主导产业迈向中高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特色新兴产业快速崛起……回望过去,是制造业撑起了园区的经济荣耀。面向未来,园区首先将目光聚焦制造业升级,"剑指"全国智能制造先行区。针对优质外资项目,实施"统筹招商、理性招商、精准招商",重点引进爆发力大、带动能力强的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集聚投资管理中心、研发设计中心、财务结算中心等功能性总部机构,推动制造业向"制造+研发+营销+服务"转型。今年,辖区有望引进500个科技项目。

抢抓国家新一轮扩大开放机遇,现代服务业同样成为园区产业升级的着力点。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乘势而进,园区已主动对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坚持"科技金融"和"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推进东沙湖基金小镇、东吴金融科技产业园建设。今后,将在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服务外包、高端中介等产业规模持续壮大的同时,加快发展商务旅游、会议会展、文化创意、时尚消费、健康养老等新业态,培育新的产业供给。

到2020年前后,园区将集聚高新技术企业1500家、跨国公司功能性总部100家、高端制造示范企业100家,形成新一代信息电子、高端装备制造、纳米技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相互融合、相互支撑的5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届时,园区重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明显提高,在全球价值链的分工地位将显著提升,基本实现全产业链的整体跃升。

自主创新实现高质量发展动能转换

近年来,人工关节、中心静脉导管和人工心脏瓣膜等植入性医疗器械的使用越来越普遍,与之相关的生物膜感染成为临床上面临的严重挑战。8月初,一款由园区企业丹诺医药研发,瞄准与植入性医疗器械相关的生物膜感染的抗菌新药产品TNP-2092注射剂进入美国II期临床试验。接下来,美国II期临床试验将对药物安全有效性开展进一步评价。

实践反复说明,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早在10多年前,敏锐的园区人就深深明白创新是发展的第一动力,因此花大力气引进、培育了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三大新兴产业。如今,三大新兴产业保持30%左右的年均增长。去年,分别实现产值615亿元、500亿元、350亿元。有了"家底",在自主创新的路上,园区有了底气,也有了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实力。

聚焦原创技术,园区将构建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发展新模式。这两年,园区积极推进离岸创新创业基地(中心)建设,未来将引进更多国内外原创型、应用型科研院所、创新中心、创新团队,努力打造吸引创新资源的"最强磁场"。下一步,将利用"大院大所"集聚优势,全力支持开展核心技术攻关突破,积极攻克一批"卡脖子"的技术,使园区成为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重要策源地。针对土地、载体、政策等资源,构建更加科学高效的资源配置体系,推动高成长科技企业扎根园区,让更多资源向扎根企业倾斜。借助各种培育计划,鼓励企业在关键领域下功夫,引导他们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品牌创新等方式迅速做大做强。

提升创新驱动的产出效应,让科技成果的"种子"生根发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园区将打通成果转化的"高速通道"。围绕产业链,布局资金链,将用金鸡湖人才投资基金等牢牢抓住人才第一资源,让人才和项目在创新要素充分涌流融合的创业生态中竞相生长。提升科技金融的支撑作用,推动科技金融服务创新,更好地为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支持。到2020年,园区将设立50个企业海外研发中心和离岸孵化基地,境内外上市公司总数达到30家,年产值规模超百亿元的自主品牌企业达5家左右,形成开放与创新融合互动、外向型经济与创新型经济相得益彰的发展格局,成为国际先进技术创新的策源地、高端人才集聚的首选地。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剩下299
热门搜索
相关问答
中发智造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
头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