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芯”曾经是中国通信产业普遍面临的难题,PC时代的主导者是英特尔和微软,手机时代的主动者是高通和ARM,但在人工智能时代,自动驾驶的赛道人人争先,无论车厂还是科技巨头都在规划自己的路线或是打造AI芯片。业界希望用AI芯片在通用芯片无法满足深度学习的计算量时,降低功耗与成本。
中国工程院院士、计算机专家倪光南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汽车电子领域被外国跨国公司所垄断,它们的芯片有强大的生态支持,使中国芯片难以进入这一市场。如今,中国的企业要发展自动驾驶芯片,要重视相应的生态支持,不重硬轻软,才可能让我们的芯片在汽车行业占据一席之地。”
自动驾驶芯片上虽有巨头,却没有呈现一边倒的格局,切磋才刚刚开始,而拿下自动驾驶应用,对其他应用便是降维打击。
自动驾驶芯片
执牛耳者 英伟达与英特尔
自动驾驶汽车,又称无人驾驶汽车,是一种通过电脑系统实现无人驾驶的智能汽车。为了更好地区分不同层级的自动驾驶技术,国际汽车工程师学会将自动驾驶从0至5划分为6个等级。目前,已经有不少高端品牌汽车可以实现Level 2(第二等级)部分自动化,但若想实现高度自动化甚至是全自动化,离不开自动驾驶芯片。
“从技术角度而言,英伟达的芯片更像通用处理器,它不仅可用于汽车,还可用于服务器及云端的训练,强调可应用于更广泛的机器人领域。”一位从业人士告诉记者,英伟达芯片“放之四海皆可”的优势,同时也意味着它兼具通用芯片的弊病,但毋庸置疑的是英伟达自身有很快的迭代速度,GPU功耗方面也得到了极大改善,后期发布的NVIDIA DRIVE已经超过Drive PX 2。
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另一家值得关注的公司是英特尔,因为以173亿美元收购以色列公司Mobileye,英特尔在自动驾驶领域占据了绝对优势。
创业者押注自动驾驶处理芯片
“谁赢得自动驾驶处理器,谁就赢得人工智能时代。”地平线创始人兼CEO余凯说。和深鉴科技一样,地平线是国内人工智能芯片行业的明星企业。在余凯看来,整个自动驾驶产业链集中度最高的就是处理器芯片,在传统领域,无论是摄像头还是激光雷达都有几十家以上供应商,但处理器芯片领域,真正得到认可的只有英伟达和英特尔,自动驾驶处理器芯片将成为自动驾驶产业的主战场。
“自动驾驶要求汽车本身对环境有非常精准可靠的感知,这是基于深度学习对目标物的识别、对环境的感知、建模和定位,要达到这样的准确性,用通用芯片的效能并不高,它需要非常强的GPU,大功耗会带来一系列问题,比如成本和散热。
装AI芯片,意味着以1%的功耗实现相同的性能,而成本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 李星宇告诉记者,虽然公司在芯片研发上投入巨大,但从长远来看,掌握了核心技术就能掌握定价权。现在,地平线是中国唯一一个在全球四大汽车市场(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同顶级汽车Tierls(一级供应商)、OEMs(主机厂)建立合作关系的智能创业公司。
国内另外两家创业公司,景驰科技正使用英伟达GPU和英伟达DRIVE PX 2来开发自动驾驶汽车,而图森未来则使用英伟达GPU、英伟达DRIVE PX 2、Jetson TX2、CUDA、TensorRT和cuDNN 来开发自动驾驶解决方案,这两家公司也陆续获得英伟达的投资。
对地平线来说,研发自动驾驶芯片本身就是Hard模式,现在地平线先着眼解决“识别”的问题,让汽车可以正确识别车辆、树木、车道线、红绿灯、260种交通指令牌等不同类型物体,再综合雷达、毫米波等传感器的数据,对汽车进行自动驾驶控制。按照余凯的设想,他希望在到2025年能有3000万辆搭载“中国芯”的无人驾驶汽车。
“目前国内AI芯片很热,中国市场巨大,这是一个有利条件。不过,经验表明,每个细分领域的芯片经过市场竞争后,最终能够生存下来的往往只有少数,所以无论是AI芯片的投资者还是从业者,都要有这种思想准备,多做市场调研,减少低水平重复。”倪光南最后说道。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中发电子2025乙巳蛇年春节放假通知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