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部署上海、浙江、江苏、安徽一体化发展。那么三省一市应该如何抓住一体化发展机遇,促进地方产业高质量发呢?
一、上海引领
《规划纲要》提出,要发挥上海市的龙头带动作用,加快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科技创新“五个中心”建设,引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方面。为此,上海将实施以下四方面具体举措:
一是聚焦重点领域,与兄弟省市协同推进。
在产业发展方面,深化各方合作,着力推动金融开放,不断增强全球高端资源要素的集聚和配置能力。
在科技创新方面,增强创新策源能力,组织联合攻关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比如加强上海张江科学城与安徽合肥创新中心之间的联动。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率先布局应用像5G等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网络,提升对外服务的辐射能力。
二是聚焦重点区域,实现率先突破。
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重点是落实好 “6+2”的开放政策和制度创新,全力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和现代化新型城市,发挥好对外开放新高地的引领作用。
三是聚焦重大项目,强化任务落实。
重点是抓好高速铁路、城际铁路、长江黄金水道、机场群、5G布局等一批重大项目规划建设的协调推进。
四是聚焦重大平台,深化交流合作。
重点是共同举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加快G60科创走廊、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等一批跨区域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并发挥平台的积极作用,探索跨区域合作的新机制;加强长三角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等一批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发挥服务载体作用。
二、安徽优势
《规划纲要》指出,安徽具有创新活跃强劲、制造特色鲜明、内陆腹地广阔等优势,应通过三大举措,进一步深化区域合作,实现错位发展:
第一,立足创新优势,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
这是《规划纲要》对安徽的第一个定位,也是安徽最可作为的主战场。要全面推进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滨湖科学城、合芜蚌自主创新示范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省“四个一”创新主平台和10个高标准省实验室、10个省技术创新中心等分平台建设,推动上海张江、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两心共创”,加强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融通发展,携手沪苏浙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
第二,立足空间优势,打造承接产业转移的优选地。
安徽的国土面积、常住人口分别占长三角的39.1%和28.1%,土地、劳动力、产业配套等条件较好,承接合作转移的空间巨大。要整体融入长三角产业分工协调,围绕补链、延链、强链,高水平地打造皖北承接产业转移聚集区和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培育建设一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一手筑牢新的“铜墙铁壁”,一手构建“芯屏器合”现代产业体系。
第三,立足区位优势,构筑对外开放新高地。
安徽既是长三角地区,又是中部地区,具有“左右逢源”的独特区位优势。要以此为切入点,着力构建东西高铁大通道,全力打造合肥国际航运集散中心,共建一体化的城际轨道圈、国省干支网、能源保障线、信息高速路,实现更高水平的协同开放。
十四、浙江高地
《规划纲要》明确,要发挥浙江省数字经济领先的优势,打造全国数字经济创新高地。
数字经济是浙江经济当中的特色和优势。总书记早在浙江工作期间就提出了建设“数字浙江”的目标。这几年浙江省委、省政府把数字经济作为“一号工程”来打造。2018年全省数字经济总量占GDP比重达到41.5%。在今年召开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浙江被列为首批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数字长三角,这对浙江发展数字经济领先优势、共建共享数字长三角带来了新的重大机遇。应与沪苏皖一道,共同谋划建设长三角数据中心等一批战略性数字基础设施,共同培育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安防等一批世界级数字产业集群,联手打造全球数字经济创新高地。具体来讲,应重点推进“三区三中心”建设。
“三区”就是推进数字产业化发展引领区、产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数字经济体制机制创新先导区,浙江将以“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为主线,实施“五个100”,即建设100个无人车间、无人工厂,培育100家骨干数字企业,推进100个数字化重大项目,实施100个园区改造,设立100亿产业投资基金,并将“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政府的数字化转型,率先推进数字经济地方立法。
“三中心”就是推进数字科技创新中心、新型贸易中心、新型金融中心。我省将积极构建以之江实验室为主平台、浙江大学和阿里巴巴为核心、科研院所重点企业协同参与的“一体、两核、多点”的科技创新布局,主要是聚焦基础性、前瞻性、引领性的重大创新。我们还要和沪苏皖共同打造G60科创平台,加快推进电子世界贸易平台(eWTP)的全球布局,打造移动支付之省,建设钱塘江金融港湾,有序发展新兴金融业态,鼓励数字经济创新成果率先在浙江试水示范。
十五、江苏制造
《规划纲要》指出,上海要充分发挥好龙头作用,苏浙皖要各扬所长。江苏的“长”处在制造业。目前江苏制造业的总量占全国1/7左右,位居全国首位。然而江苏制造业面临的问题是总量大,放在全球来看,产业链还是处在中低端。江苏应充分利用一体化机遇,实现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补齐这个短板,把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方向迈进,到国际上竞争。
为此,《规划纲要》明确,发挥江苏省制造业发达的优势,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发展制造业是从乡镇工业起步的,都离不开沪浙皖对我们的帮助,也是我们共同合作的结果。利用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这一重大国家战略机遇,对于江苏来讲,主要应该抓三件事:
第一件事,在江苏现有制造业当中,选择较有竞争力的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包括物联网、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等,作为长三角世界级产业集群的“种子”选手,参与全球的合作与竞争。
第二件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采用“揭榜挂帅”的方式整合资源,持续攻坚,努力解决制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卡脖子”技术,(根据官方统计,当下共有126项需要解决的重点技术问题),以促进江苏制造业参与全球竞争。
第三件事,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跟上海方面,要突破跨江融合,推动南通和上海跨江融合发展。跟浙江方面,共同申报宁杭生态经济带。未来,在淮河生态经济带、淮海经济区,南京都市经济圈等区域发展问题上,也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总的来说,在世界产业集群建设当中,江苏应按照国家规划纲要的部署要求,与沪浙皖攥成拳头,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议程发布!50+行业大咖集齐,畅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