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繁荣的背后依然隐含着很多问题尚待解决
自从Alphago挑战人类成功后,AI就成为了大众关注的焦点。目前,一些高频、重复、长时间且低附加值的人工操作已经开始由AI来替代完成。比如安防领域的视频图像解析、自动驾驶,以及数据挖掘和分析等等。
不过要真正大规模应用,AI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数据、算法和算力是AI发展的三大要素,缺一不可。AI需要海量的数据进行学习,才能变得更聪明,但目前普遍各行业的数据质量仍然有待提高。
没有数据,AI难为无米之炊
信数金服CEO徐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各个行业必须提升对数据本身的重视程度,把数据收集好、整理好、管理好。如果数据质量不够好的话,AI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一直以来,金融企业对数据的重视程度就非常高。这使得不少金融机构已经开始利用AI技术来完成自动化风控审核,自动化反欺诈等工作。徐进透露,通过智能建模预测,可以在极短时间之内分析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交易历史数据,甄别交易的真实性,并且针对不断变化的欺诈模式,每日自动训练、自动更新反欺诈模型,欺诈交易识别准确率高达96%。
AI算法需要与应用结合
算法让AI能模仿人类工作,来解决更多问题。不过,AI的算法从理论走向实践,还需要与应用更为紧密的结合,在各种复杂应用场景中不断完善。阿里云机器智能首席科学家闵万里认为:"面对AI热潮要冷静,有很多事情不是光靠AI就能解决的,AI的发展需要算法、算力结合云平台作为坚实的底座,最终走到用户场景中去。"当前的AI算法还都比较初级,更偏向理论层面,不够实用。
爆发的AI 算力需求也是制约人工智能发展的瓶颈之一,这需要更为成熟、完善的AI芯片来支撑。AI芯片的发展可以分为云端和终端两大方向,在功能上可以分为训练和推理。训练是指通过大量的数据样本,来让系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比如通过大量猫的图片数据,让系统知道什么是猫。推理是利用训练过的模型,实时分析数据,输出结果,比如给模型一张图片,让AI判断这张图是不是猫。
芯片跟不上,就会成为AI瓶颈
目前,AI芯片的大规模应用主要在云端,由Nvidia、英特尔两大巨头主导。Nvidia 在云端AI训练芯片上占据较大的优势,是应用最广泛的方案, 而英特尔通过持续收购,也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此外,Google、Xilinx、ARM 等也都参与竞争。在终端市场,由于应用场景的细分,需要采用各种不同的芯片,则给AI芯片初创公司提供了机会。
而在国内,由于自主可控的需求,像寒武纪这样的国产AI芯片商,或许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
在终端方面,寒武纪提供面向嵌入式终端的处理器,提供IP授权,应用在手机,安防产品上。2017年,寒武纪1A处理器集成在了华为麒麟970上,华为mate10手机中大规模使用。
在云端服务器方面,寒武纪在2018年推出了中国首款云端人工智能芯片MLU100,能够为智能推理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撑。 MLU100把稀疏化技术用于智能芯片,达到166.4TOPS的INT8运算能力,并针对视频处理进行了优化,提升图像识别方面的性能。
寒武纪科技创始人兼CEO陈天石指出,MLU100不是专门的神经网络或深度学习的专用处理器,而是具有较好的通用性,支持各类深度学习技术和AI的应用场景。未来,寒武纪AI芯片会提供更低成本、更低功耗的算力支持,数据规模变大的时候,不用担心底层算力。
AI的概念最早在50、60年代就正式提出,之后经历了几次起伏,一直到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技术的突破,让AI再度掀起了热潮。在繁荣的背后依然隐含着很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全球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是巨大的,相信很多行业会在这股热潮中被改造。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议程发布!50+行业大咖集齐,畅谈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