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是通用技术,AI赋能百业的趋势在逐渐显现。5G网络是更新的基础网络设施,能更好地服务社会并加速各行各业的发展。近来观点则倾向于AI与5G之间的因果关系,而AI使能5G,5G反哺AI则更形象地反映目前二者之间的关系。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计算与大数据研究所专家赵强表示,AI最大的优势便是可以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人们难以发现的价值。而运营商网络每天都在不断产生海量数据,因此AI在运营商大数据挖掘方面是有很大潜力的。比如通过用户每天的行为和数据的分析,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包括根据用户的消费习惯对用户推荐更合适的套餐,避免用户在选择套餐时一脸茫然,提高了运营商用户个性化服务水平,增加用户的黏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反映了AI对5G的协同发展作用。
AI和5G乘法效应 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
5G网络在未来实际应用中将大有作为,从运营商、设备供应商等处了解到,目前基于5G独立组网标准的确立,试验规范也在加快出台。
AI能力不可或缺。国内目前不少企业都在利用AI技术来推动技术的更新与迭代。数据处理是AI较能够体现其能力的所在,数据链在各个行业产生,而提取及分析有效数据的工作往往需要大型计算为前提,而超算为了提高效率依然在进行不同程度的更新,AI技术能够提升数据计算及分析能力,从而更好实现数据价值变现。
5G的能力是提升网络环境,在传输速度加快的同时获得云化等更多实现。互联网大数据和通信大数据的融合促进定位精度的提高。5G大数据能够在用户发生业务时,精准地将问题和具体地点进行关联;结合VR技术,更是能知道该地的3D环境,因此难以定位的网络黑点会越来越少。这是5G传递的应用层级,更人性化的服务则通过AI来表达。
5G是万物互联的基础技术,不单为人服务,还为社会服务。二者结合将促成智能化技术在通信网络中的应用。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尤肖虎认为,AI与5G的关系在于网络的智能化,只有网络的智能化程度加深,AI才可更好赋能5G网络环境。
目前研究还在“AI+5G”阶段,大体是用AI技术来解决过去不能解决的问题。大概可以分成四类:难以建模、难以求解、联合优化、统一方式解决不同方向等问题。随后他表示这仍然不够,现在网络的智能化程度不高,亟待优化,所以下一步需要做到AI与5G的指数级协同增长,不只是在现有的体系构架上引入AI,而是要考虑真正把体系构架设计成本身具备AI特征的样子,实现自能。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人工智能专家邓志东也有类似的见解,从2012年到现在,深度神经网络已经有了有很大的进步。人工智能的进步是一个突变和质变的过程,目前人工智能还处于初级阶段,在算法上没有根本性的突破。而真正的智能,是基于语言的推理进行规划和决策。解决此类问题,未来的芯片等底层技术将迎来质变。
他表示,5G带来重大改变——解决连接问题,它从边缘端到云端的连接是突破性的连接手段。通过5G的连接,将决策、规划部分放到云端处理,从边缘端到云端加倍赋能自动驾驶,从而使5G将自动驾驶变成了一个更大的网络、更大的终端。同时,5G在自动驾驶中已经有了应用场景的落地:自动驾驶测试中的远程安全监控,需要5G网络支撑,提供低时延的安全干预。5G解决大连接,形成大网络、大系统,将催生新的商业模式和产业形态。如果自动驾驶得到突破,这个技术将催生更多无人系统。
5G的低时延、高可靠、大连接与AI技术的自主学习相辅相成,5G在网络环境智能化下可以顺利地催生AI接入,从而利用AI特定能力分析在5G网络下云端的数据,而AI从另一方面又可以高效反哺5G网络的智能化发展以至快速落地,“AI×5G”的乘法效应在未来要远远大于“AI+5G”的简单组合。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中发电子2025乙巳蛇年春节放假通知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