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的智能发展到可以做人工智能的时候,做出来的地图就是一个超越现实空间的地图。”近日,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测绘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高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信息化之后的时代,地图按照人的认知功能发展,将会出现许多新形式。
未来不只是地图学方面的人才,未来所有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子都得改,时代需要的是跨领域跨学科的人才。
地图研究进入人工智能时代 跨界人才需求强烈
8月10日,高俊在上述学术报告会上指出,近年来我国在地图学史研究方面出现了一片繁荣的景象,新人辈出,百花齐放,打破了几十年的沉闷空气。
“起先,研究地图历史的大多是地理学家和文献目录学家,后来,随着测绘科学技术及其产品管理体系的出现,地图作为测绘业务的最终产品,其发展进步的历史引起了测绘专家的重视,再后来,地图的文化和艺术特征又激发了人文学者的兴趣,图文同源,图画共生。”高俊认为,“地图是空间认知工具”的观点目前逐渐被学术界认可,这是脑科学和人工智能的核心问题之一,有可能从内容到式样改变传统地图的生态。
他进一步解释,比如现在的说手机地图,不仅可以知道朋友现在在哪,还可以立刻找到你想去的地方,想去饭店提供时你想要的菜单,还可以订购到家,整个过程可以观察到地图的功能已经深化,地图的研究绝不仅限于一张纸。
高俊也表示,“挑战传统和习惯很不容易,需要更多的考证和耐心”。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中发电子2025乙巳蛇年春节放假通知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