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驾驶被认为是人工智能在汽车行业最具发展前景的应用场景,近年来一直备受关注,不少国家已经开始自动驾驶汽车的测试项目。从整体来看,美国处于领先地位;亚洲范围内,新加坡进度较为领先。而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进行自动驾驶汽车研发,目前百度、阿里、腾讯、长安汽车等多家企业已重点投入自动驾驶领域,其发展令人期待。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自动驾驶汽车是未来科技发展的一个大趋势。而自动驾驶汽车实现真正落地量产的时机,则决取于当下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图像识别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如果这些问题得到突破,交通将迎来里程碑式的改变。但这一切并非易事。
自动驾驶还不成熟 入局还需关注这几方面
事实上,自动驾驶技术经过76年发展后,到今天仍有很多局限性,从各地路测反馈的信息看,自动驾驶汽车要想上路,还需跨越诸多障碍,例如不能处理复杂路况,无法应付恶劣天气等,这也意味着距离实际应用和商业化还有一段时间。自动驾驶汽车要实现落地应用,至少要解决好以下三个问题:
信息安全
除了技术算法,还不足以推动自动驾驶车辆走进实际生活,想要实现量产就必须解决好信息安全问题。从本质上讲,自动驾驶汽车会用计算机控制整个汽车,利用网络让汽车与远程站点甚至与乘客的手机保持沟通。这些设备都可能会被黑客入侵。信息安全侧重于相关设计能否保障自动驾驶系统免受外界入侵攻击或使攻击不影响应有驾驶能力的发挥。巩固信息安全是一条无止境的道路,必须要时刻保证汽车联网之后不被网络黑客攻击。可以说,信息安全是自动驾驶汽车的必需品。
技术安全
在自动驾驶领域,人工智能热度不断攀升,包括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和人工智能算法在内的前沿技术极大程度上地推动了自动驾驶发展,深度学习需要大量的训练数据才能正常工作,几乎需要涵盖算法可能遭遇的所有情况。因此,自动驾驶技术的成熟,需要积累一定数量的数据库。而目前来自真实世界的数据集还很小。
从目前已有数据看,自动驾驶汽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暂时达不到要求。例如,特斯拉Model S汽车由于拖车高度和太阳光反射的影响,与一辆白色半挂车追尾;Model X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转向障碍物并提速,原因尚不明确;Uber自动驾驶汽车将一名推着自行车横穿马路的女士错误识别为自行车,因而发生车祸。这些事件都足以引起警惕,自动驾驶汽车在技术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法律及政策
当下道路交通法律法规都是在有人驾驶的前提下制定的,如果未来完全自动驾驶汽车真要上路行驶,可能需要对现有的法规进行修改。当自动驾驶模式发生事故时,"自动驾驶"之过谁来负责?如何界定车企和司机的责任将是一个大课题。目前已有不少城市出台了自动驾驶汽车测试细则,体现了城市拥抱无人驾驶技术变化开放胸怀,在这些法规的督促下,就能够合法且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稳定性。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中发电子2025乙巳蛇年春节放假通知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