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西湖论健浙江国际健康产业高峰论坛暨智慧健康大会”上,“互联网+智慧医疗”这个热门话题被设定为大会主题,多位专家演讲格外精彩。
“尽管发展很快,但目前的人工智能仍处在初级阶段,真正要达到理想状态的人工智能并用于医疗,我们还有很多东西需要解决,比如建立统一的大数据平台、实现人机协同诊断、发展成熟的‘医院大脑’和医疗机器人等。”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毛军发院士说。
近年来国内外企业纷纷布局人工智能与医疗的结合,随着IBM、Google等国际巨头的切入,AI+医疗成为投资热点,产业发展进程不断加速。尽管发展很快,但毛军发认为目前初级阶段的人工智能,真正要达到理想状态的人工智能用于医疗,还有如下需要解决的难题。
毛军发:医疗人工智能还有很多问题要解决
比如建立统一的医学大数据平台。目前大量医学数据未被充分开发,大量医学数据记录不完整且缺乏有效的数据清洗,大部分医学数据扔分别存储在各个医院没有形成大数据。应该建立国家级别的统一医疗大数据平台,建立各个病种的全国性数据中心。努力完善“数字患者”,即跨时间、跨医院记录患者状况。这将成为智能医疗发展的重要基础。
再如实现人机协同诊断。如今智能诊断尚未成熟,计算机在复杂问题的诊断仍然不可靠。今后可分步完善,第一阶段计算机给出诊断建议,医生做出决策,从而提高诊断效率。第二阶段,医学的决策作为训练数据提高计算机的诊断能力。第三阶段计算机自主诊断。这样可逐步实现智能诊断的落地,但在发展过程中要避免早期不成熟的误诊。
第三个是要发展成熟的“医院大脑”。如今医学行为仍是“黑箱化”,很多医疗事故是由于没有按照标准流程操作导致,且医生本身是无意识的。未来可逐步形成全感知医院与医院大脑,用于分析医学行为和患者行为,实时预警可能的医疗事故,并基于增强学习不断优化医疗流程。
第四个是要发展更完美的医疗机器人。现有的机器人仍无法大规模服务医疗和护理,机器人特别是机械臂的使用能够大大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减少交叉感染,减少误操作。因此未来需要研发能够面对复杂场景的柔性机器人,它应该是具备高精度触觉系统,具有更通用的视觉技术,人体行为理解技术,能够在复杂的医疗环境中迁移学习的。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中发电子2025乙巳蛇年春节放假通知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