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平台

首页> 区块链> 资讯详情

封号大战 币圈的“猫鼠游戏”还能玩多久?

来源 : IT时报 2018-08-29 10:46    阅读量:0   

动作,最近出台的一系列暂行规定早有指向。8月7日,网信办发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其中第四条规定,即时通信工具服务提供者从事公众信息服务活动,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而腾讯官方回应称,部分公众号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违反《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被永久封停。

封号大战 币圈的“猫鼠游戏”还能玩多久?0

封号大战 币圈的“猫鼠游戏”还能玩多久?

然而,封号刚刚过去一日便有复发之势。《IT时报》记者在公众号搜索栏重新搜索这些名称,发现一些与原始公众号内容相关的"小号",尚未完全被封。比如当记者搜索"大炮评级"时,便会跳出与原公众号图标相同的"大炮评级社区",囊括了其社区成员投稿作品;当记者搜索"深链财经"时,隶属于深链财经的在线测评平台"深链测评"跃然于屏幕之上,其内容也可以正常浏览。另外,诸如深链财经、金色财经等小程序依然能够正常登入浏览。

此外,通过金色财经、币世界的自有App平台,依然可以获取与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相关的实时资讯。币世界在8月22日13:02发布一则《8月22日币市龙虎榜(附币种名单)》,对8月21日资金流入/流出的前十位币种进行排名,并公然放出利好消息,对当前行情进行解读;金色财经也在8月21日刊登《ZBG交易平台开发UC交易》,提醒"UC粉丝"将在次日上线UC,请大家做好交易准备。

一场与监管的"猫鼠游戏"

这次封号让很多人回想起近一年前的2017年9月4日,令币圈心有余悸的那场"灾难"——中国人民银行携中央网信办等七部委发布公告《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要求从此公告发布之日起,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应当立即停止,9月15日,北京监管机构宣布关停虚拟货币交易所,大批ICO项目和交易所迁往海外。

然而,《IT时报》记者在此前报道中便指出,这些虚拟货币的交易所依然通过更改域名或隐形推广的方式,便于国内炒币者登录。此外,关于虚拟货币发行的宣发一直未被明确禁止,大量自媒体通过App或者公众账号为某个项目ICO做宣传推广,这也是区块链媒体一度异常活跃的原因之一。有媒体报道,牛市时期,区块链头部媒体的软文价格在5万-10万元左右。但随着币价暴跌,大批投资人被"割韭菜",对这些所谓"区块链媒体"公信力的质疑甚嚣尘上。此次监管出手,也是对此前乱象的一种纠偏。

不过,在从事代币咨询业务的NewMoney创始人黄席盛看来,"9.4"及之后一年内监管采取的各项举措,已经使数字货币及其延伸业务与监管的较量,演化成一场"猫鼠游戏",躲躲藏藏、死灰复燃成为币圈常态。一些区块链自媒体行业的从业者也对记者表示,"不算什么"。

回归区块链技术

然而,这场与监管的"猫鼠游戏"不一定能持续长久。

监管很可能将持续趋严。8月21日当晚封号事件一出,众享比特CEO严挺当即在朋友圈中公开评论:"估计下一步到小程序和微信大群了。" 8月22日,有消息称,北京市朝阳区金融社会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等地不得承办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推介宣讲等活动。

市场也在对这些区块链自媒体说不。截至8月23日上午11点,比特币的价格为6400美元左右(约等于44000人民币),比今年年初下跌了近三分之二。其他虚拟货币的价格也一路低迷,"破发"比比皆是,而那些血本无归的投资人中,不少是对区块链一无所知的"不合格投资人",被不少区块链自媒体"忽悠"后参与项目。对他们来说,一些所谓"媒体"的公信力已被消耗殆尽。

"币圈的寒冬对于区块链技术来说是好事,愿意来了解它到底是什么的人多了。"作为一家区块链培训与咨询机构的运营者,通证界创始人靳毅告诉记者,从今年数字货币熊市开始,找自己咨询区块链技术的人变多了,"经过几轮被‘割’,不少人正逐渐走出一夜暴富的梦境,区块链技术本身正逐渐被重视。"通证界每月会举办三到四次区块链培训,每次都是人满为患。面向寻求区块链技术转型传统公司的培训课,2000元/人的付费课程也有不少人愿意付费参与,这在之前币圈的大牛市面前,几乎无法想象。

纽约大学研究员,中国女孩徐瑜告诉记者,尽管最近"谈到币价就想哭",但自己和团队成员依然会继续就区块链应用发展趋势,对业内人士的影响进行研究。微信名为"韭菜鸡蛋"的投资人甚至告诉记者,自己钻研数字货币市场的目的是想成为流量大V,因为数字货币是当前热门的领域,很容易助长自己知名度。

在数字货币这一潘多拉魔盒上绘制区块链的美好图案,却助长了人间贪婪的心魔。如今,泡沫正在逐渐破灭,或许回归技术是区块链变革的第一步。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剩下299
热门搜索
相关问答
中发智造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
头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