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平台

首页> 区块链> 资讯详情

当金融遇上区块链 生物识别又在哪里?

小树 来源 : 雷锋网 2018-08-09 10:53    阅读量:0   

生物识别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早已有之,全球在线交易和欺诈活动的增加以及金融行业对多层次安全方法需求的不断增加,驱动着全球生物识别市场向前发展,同时也将兼容更先进,新兴的AI技术。而数字身份和访问管理作为生物识别的常见应用之一,同时也是区块链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Ivan目前在牛津大学做用户设备认证、安全认证、通信等相关技术的研究,工作重心正是集中在对用户的生物识别和认证方面;如何使生物识别技术变成一种强有力的身份验证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运用当中避免受到攻击。他表示,“我们正在寻求新的方法来验证人的身份,以便提供更高效的身份认证系统。”具体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做研究:第一,是利用密码学的方式来保护数字信息;第二,除密码学之外,也利用物理的方法,如1、2这样的数字,处理信号和信息。

当金融遇上区块链 生物识别又在哪里?0

当金融遇上区块链 生物识别又在哪里?

他表示,传统的认证方式往往是基于密码的形式,但安全性总和密码复杂程度挂钩。一个好的密码可能会冗长且随机,而人类在对于记忆这类字符的能力较差,自然会倾向于写下密码或是简化它们,选择一个有意义的组合来进行记忆,这正是为什么现在的密码被认为是一种较为脆弱的身份验证方式。

“生物特征是从你一出生就拥有的信息,而不是你所了解的信息。”Ivan表示,生物识别技术会先以一些较为静态的特征开始,比如指纹。他以指纹为例解释生物识别的特性:人不需要像记密码那样记忆指纹,指纹也会被留在人所触摸过的任何地方,手机上有指纹扫描仪,仪器采集指纹的过程是公开的,指纹也和其他生物特征一样并非秘密,可以被外人所观察到,但它仍然能够描述用户的独一无二。

区块链可以确保事情在协议达成且交易完成后不会改变,但它本身不提供隐私性。区块链可用来存储各种形式的加密数据,但对于分布式或集中式环境下的交易来说就不一定了。我们一直在努力的课题之一就是建立这种有目的的隐私。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剩下299
热门搜索
相关问答
中发智造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
头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