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全生命周期生态服务平台

首页> 首页产业园区> 资讯详情

淮安经济开发区

2020-02-14 13:07    阅读量:168   

淮安经济开发区成立于1992年,行政管辖面积132平方公里,人口18万人。区内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功能配套日渐齐全,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综合实力日益增强。吸引了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西兰、比利时、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兴业。累计进区企业500余家,外资企200多家。

 

淮安经济开发区0

 

1 简介

江苏淮安经济开发区是1993年经 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 开发区,位于市区东侧,现辖三个乡和五个办事处,行政管辖面积13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万人。家有 梧桐树方能引来 金凤凰。优越的投资环境,是竞争制胜的重要保证。多年来,开发区始终不渝地加大建设力度,硬环境达到了“九通一平”。“十一五”以来,完成城建投入累计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基本完成了开发区及高教园区 基础设施建设。开工新建道路45条,共计100公里;新建游园绿地12个,营造绿化面积110万平方米,绿化率达40%以上;铺设雨水管道、污水管道105公里、自来水管道50公里;架设供电线路135余公里;新建4座污水提升泵站,建成了徐杨变电站、徐杨 污水处理厂、海关通关点和 保税仓库。 出口加工区于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顺利通过了预验收,顺利通过了国家九部委的联合验收,已封关运作。创立了国家级留学人员 创业园,总面积1.8万平方米厂房全部竣工,23层研发大楼已封顶。高教园区2007年3月份划入开发区,基础设施投入3.2亿元,开工建设了4条道路,成功引进 西安外国语大学合作兴办淮安学院。盐化工新区完成了园区整体规划,港口、热电、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有序推进。一个环境优美、设施配套、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的现代化开发区初步展现在人们面前。2010年12月,淮安经济开发区正式升级为 国家级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2 区位

开发区内建有国家级出口加工区、高等教育园区、盐化工集中区、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 物流园、海关通关点、台商工业园、 淮安软件园等一批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吸引了美国、日本、韩国、比利时和香港、台湾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来区投资兴业,累计进区企业2000余家,外资企业200多。建成了以 富士康为代表的港台企业、 韩泰轮胎为代表的日韩企业、安特 汽车为代表的欧美中小企业和以美的 威灵电机为代表的民营企业等一批 规模企业。

3 重大突破

淮安经济开发区在 世界500强招商上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成功引进了台湾 鸿海集团总投资22亿 美元的 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二期三家企业各增资近1亿美元已获批准,建筑面积达90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三期正在报批之中。继成功引进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之后,又成功引进了台湾 明基集团总投资5亿美元的 达方电子项目,台湾最大的家用电器生产商 大同 电子投资建设锂电池项目,台玻 华南玻璃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美金、一期注册资金4.5亿美金的 纯碱及相关产品项目。淮安经济开发区正加速成为台资聚集高地、 IT产业领地。

淮安经济开发区是一片开放的热土、创业的热土,他们热切期待着与海内外特别是台湾嘉宾增进相互了解,加强经贸合作,携手 共谋发展。

4 地理环境

总述

淮安已形成以 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国家级水陆交通枢纽。淮安素有“五水交汇, 九省通衢”之称, 京杭大运河港口年吞吐能力1300万吨。发达便捷的交通,不仅使淮安融入上海经济圈,而且拉近了与国内大都市以及毗邻空港、 通商口岸的时空距离。

开发区紧依老市区东侧,位于淮安城区未来发展的中心区域。东接楚州区,西邻 清河区,南与 清浦区隔河相望,北与 淮阴区接壤; 京沪高速公路与京杭大运河把开发区相挟, 同三高速、 宁连高速在开发区内交汇;沿海交通大动脉 新长铁路 淮安站和淮安 新港码头均在开发区境内。

位置

淮安地处“ 长三角经济圈”和“环 渤海湾经济圈”之间,是 苏北腹地重要 中心城市,以淮安为中心,100公里半径可辐射人口2000万,150公里半径可辐射人口3000万。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适合于原材料和产品大进大出,能较快地向全国辐射延伸,具有广泛的商机和极大的市场空间。淮安经济开发区紧临 淮安市主城区东侧,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公路

公路方面,在淮安通过的京沪、宁淮、徐淮盐、宁宿徐、宁连等5条高速公路有三条在区内交汇。铁路方面,新长铁路纵贯全境,直达北京、青岛、哈尔滨、成都等大中城市。水路方面,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流域性航道穿境而过,沿运河的港口年吞吐量达1300万吨,水路直达 上海港、 南京港、 镇江港、 连云港港。空运方面, 淮安机场已经规划建设。随着淮安民航机场的兴建, 铁路网、高速 公路网的不断拓展,以及现有航道的升级改造,淮安经济开发区的“地利”优势,将更加凸显。长三角内的产业和资本正呈现出由南向北渐次推进的态势,已经成为承接沪宁杭大都市圈和大经济圈 经济辐射和 产业转移的第一波区域。

经济开发

作为产业转移的集聚区、综合开发的先导区、 机制创新的 试验区,开发区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发区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明显改善。吸引了来自美国、 澳大利亚、日本、韩国、 新西兰、 比利时、新加坡和香港、台湾等15个国家和地区的 客商在区内投资兴业,2006年,世界500强台湾鸿海集团旗下的 富士康科技集团正式与我区签订投资协议,投资不少于10亿美元,计划用5年时间在淮安经济开发区建设富士康淮安科技城。2007年全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亿元,同比增长81.8%;实现财政收入10.45亿元,其中地方 一般预算收入5.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5%和82.4%。“十一五”以来,累计完成城建投入58亿元,其中基础设施投入22亿元。建成了徐杨变电站、徐杨 污水处理厂、海关通关点和 保税仓库, 出口加工区正式通过国家验收,留学人员 创业园创建为国家级。在世界500强招商上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引进了总投资25亿美元的富士康淮安科技城项目。又成功引进了华南玻璃有限公司总投资15亿美金的纯碱及相关项目。全区社会秩序稳定,治安状况良好,一个让客商投资放心、生活舒心、发展安心的环境初步呈现。

“十一五”期间,淮安经济开发区将按照 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保持在32%以上,确保实现“五年 翻两番”,早日实现“崛起苏北、超越苏中、接近苏南”的奋斗目标。大力发展 外向型经济,加快发展 服务业,培育扶持优势产业,把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实力较强、人居环境优美、人民生活殷实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和 新城区。

5 配套设施

基础设施配套齐全。淮安经济开发区内达到了“九通一平”(道路、供电、供水、燃气、供热、排水、排污、邮电、有线电视和土地填高平整)的水准。建有开发区自来水厂和日处理污水能力达20万吨的污水处理厂,还设有开发区 热电厂,供热能力为120T/H。 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

生活设施配套齐全。淮安是 历史文化名城、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国家卫生城市、现代 文明城市,着有“文化名城、伟人故里、 运河之都、美食之乡、生态家园”之美称,非常适宜人居。这几年,淮安经济开发区 现代服务业发展迅猛,金融、居住、商务、文体、休闲、娱乐、餐饮和购物场所一应俱全。总投资20亿元的 红豆国际商务城,总投资6亿元的 弘康兴旺角商业城,总投资5亿元的仕泰隆国际机械模具城等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服务业项目正在加速推进。还有33层的鼎立 财富广场、99.4米高的淮安五星级 国际大酒店和90米高的 酒店式公寓以及18层的 金海螺 四星级酒店等星级大酒店的引进和建设,全面提升了开发区的品位。功能配套日益齐全。区内设有出口加工区、高等教育园区、海关通关点、国家级留学人员创业园、公共保税仓库、台商工业园、韩国工业园、民营工业园、 盐化工集中区、 物流园区等功能区。今年3月22日, 淮安出口加工区获得国务院批准设立,出口加工区是一个强势的外向型经济平台,填补了淮安功能配套的又一空白,为承接大项目、招引大客商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近期将封关运作,三年内加工贸易额可达到100亿美元/年,将直接跃升为全国加工区中的前五六位,成为紧随上海、 昆山、苏州、天津之后,全国一流的出口加工区。

要素充足的生产优势。淮安的地价、劳动力价格、电价、水价以及各种费用相对较低。人才用工方面,淮安现有6所高校、19所中专学校、18所职业中学,在校学生11万余人,年培养各类专业人才4万多人,可提供充足的 产业工人和服务业 人力资源,工资只有发达地区的一半左右。水电汽方面,全市发电总量210万千瓦,电力充裕。区内日供水能力达20万吨,饮用水达标率为100%,市区6处热源点每小时供应900吨 蒸汽。这些都为外来客商提供了优越的发展平台、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完全能够满足生产生活需要的各类要素资源。

淮安经济开发区1

配套设施.

6 自然条件

岩盐资源丰富。淮安资源十分丰富,地下蕴藏着多种 非金属矿产资源,其中地下岩盐已 探明储量达1300亿吨,居世界首位。淮安已形成以真空盐为基础,以 氯碱、 纯碱为支撑,以深加工产品为方向的盐化工产业框架。已经启动建设的淮安盐化工产业园,为盐化工产业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为充分发挥淮安得天独厚的岩盐资源,打造千亿元级盐化工产业,2006年 江苏省淮安 经济开发区启动建设盐化工新区。盐化工新区高起点规划,将建设成一个集约、循环、高效、 环保的化工新城。园区道路、物流码头、污水处理厂、热电中心、固废处理中心等基础设施将全部配套到位。以盐化工产品为龙头,形成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产业链,重点建设大型纯碱、氯碱深加工及化工新材料项目,突出盐化工的特色和优势,以全国盐化工产品生产中心、技术研发中心、 物流信息中心作为园区建设的远景目标。

产业主攻方向明确。淮安正在全力推进,重点培育电子信息、盐化工和特钢产业链三大千亿级元产业。 开发区将根据全市的战略部署,紧紧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鼓励 客商兴办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纳米新材料、新能源等 高新技术产业,全力打造以 富士康为龙头的 IT产业和以台玻为龙头的盐化工产业两大千亿元级产业,使IT产业和盐化工成为引领淮安 经济的支柱产业和特色经济。

7 地理交通

淮安已形成以 高等级公路和铁路为主骨架、水陆并举、内联外延、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成为国家级水陆交通枢纽。淮安素有“五水交汇, 九省通衢”之称, 京杭大运河港口年吞吐能力1300万吨。发达便捷的交通,不仅使淮安融入上海经济圈,而且拉近了与国内大都市以及毗邻空港、 通商口岸的时空距离。

 

 

声明: 本网站原创内容,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本网站转载内容(文章、图片、视频等资料)的版权归原网站所有。如我们转载或使用了您的文章或图片等资料的,未能及时和您沟通确认的,请第一时间通知我们,以便我们第一时间采取相应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或其他侵权责任。如您未通知我们,我们有权利免于承担任何责任。 我们的联系邮箱:news@cecb2b.com。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分享到:
参与评论
剩下299
热门搜索
相关问答
中发智造自媒体
微信公众号
头条公众号
微博公众号
最新最热 行业资讯
订阅栏目 效率阅读